|
国家数据局:选取12个行业领域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,适时研究推出新应用场景发布时间:2023-12-31
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摄 近期,国家数据局发布《“数据要素×”三年行动计划(2024—2026年)(征求意见稿)》(下称《行动计划》),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 12月29日,国家数据局召开媒体吹风会,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介绍了《“数据要素×”三年行动计划(2024—2026年)》(下称“《行动计划》”)有关情况。他表示,《行动计划》主要包括5部分23条措施。可简要概括为:把握一条主线、做好三方面保障、实施五大举措,推进十二项行动。 把握一条主线。是以推动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为主线,以推进数据要素协同优化、复用增效、融合创新作用发挥为重点,通过强化场景需求牵引,带动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、合规高效流通,培育新业态、新模式,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 做好三方面保障。一是提升数据供给水平,重点是完善数据资源体系、加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、引导企业开放数据、健全标准体系、加强供给激励。二是优化数据流通环境,重点是提高交易流通效率、打造安全可信流通环境、培育流通服务主体、促进数据有序跨境流动。三是加强数据安全保障,重点是落实数据安全法规制度、丰富数据安全产品、培育数据安全服务。 实施五大举措。重点是加强组织领导、开展试点示范、推动以赛促用、加强资金支持和加强宣传推广等。 推进十二项行动。聚焦工业制造、现代农业、商贸流通、交通运输、金融服务、科技创新、文化旅游、医疗健康、应急管理气象服务、城市治理、绿色低碳等12个行业和领域,明确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典型场景,推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。 谈及为什么选取上述12个行业领域,沈竹林表示,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、专家、企业等进行了深入调研。从调研情况来看,由于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不同、数据资源基础不同、场景需求不同,数据要素发挥作用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。按照“有基础、有场景、有需求”的原则,结合目前发展情况,先期选取12个行业和领域,推动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。 在农业、工业等领域,数据协同需求较大,拟强化协同效应提升行业运行效率。比如,农业经营主体较为分散,农业生产各环节数据流通不畅,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,推动环境、养分、生长、销售、存储、加工等全链条数据融合利用,将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。 在金融等领域,对其他行业数据需求大,拟发挥其牵引作用推动数据复用。比如,金融机构通过引入科技、环保、养老、医疗、社保等领域数据,可以完善信贷模型,辅助面向中小微企业贷款授信决策,在降低金融机构坏账率的同时,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发展。 在科技、交通等领域,数据聚合价值高,拟促进多元数据融合,培育新模式新业态。比如,传统的化学化工工艺设计以实验为主,不同化合物或工艺方法的实验耗费大量的时间,效率较低,通过结构、物性等基础实验数据的汇聚融合,并结合工艺数据科学分析,能够实现科研最优方案的高效筛选,加速数据驱动的科技创新范式变革。 在气象等领域,数据通用性强,拟推动数据开放,提高数据供给质量。气象数据可以赋能农业、交通、能源、旅游等多领域发展,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、粮食产量预测、恶劣天气条件交通应急处置、船舶远洋导航、煤电油气运调节、森林防灭火等众多场景中,都可以发挥巨大作用。 沈竹林表示,此次征求意见特别是从社会各界反馈情况看,增加领域的意见不少,对此做了综合吸纳。后续还会结合工作推进情况,适时研究推出新的应用场景。 |